P2實驗室建設方案
P2 實驗室主要用于初級衛生服務、診斷和研究,國標明確了相應要求,其實驗對象的危害等級為Ⅱ級(中等個體危害,有限群體危害),適用于對人和環
境有中等潛在危害的微生物。 具體定義為 “能引起人類或動物發病, 但一般情況下對健康工作者、群體、家畜或環境不會引起嚴重危害的病源體,代表病原體: 流感病毒。 實驗室感染不導致嚴重疾病, 具備有效治療和預防措施, 并且傳播風險有限”。據此,待頒布的國標《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筑技術規范》對 BLS-2 實驗室規定了以下技術指標(靜態):
1、潔凈度:萬級 -- 十萬級
2、與室外方向相鄰相通房間的壓差:無要求
3、溫度℃: 18~27
4、相對濕度 %: 30~70
5、噪聲 dB (A):≤60
6、最低照度 lx :300
備注:上訴指標是建立 P2 實驗室的最低要求,建設者可根據實際需要適當提高相應指標,如潔凈度、壓差等。
三、P2 實驗室的系統組成部分
1、實驗室結構裝修:
實驗室的吊頂及圍護隔斷均采用聚苯乙烯夾心彩鋼板,厚度為 50mm ,鋼板為寶鋼 0.5mm ,(彩鋼板優點是重量輕、機械強度高、防水及保溫性能好); 墻角處及墻與地面、 墻與頂板之間夾角均采用鋁合金圓弧陰陽過渡及密封, 所有配套鋁合金型材均采用電泳型材, 以防止以后實驗室長期使用消毒時導致鋁材氧化。實驗室地面采用進口塑膠 PVC 地板無縫連接,具有耐酸堿腐蝕、抗磨損及防滑等特點。
2、各實驗間潔凈度、壓力梯度:
實驗室按常規劃分主要分污染區及實驗操作室。
操作室潔凈級別為 10000 級,換氣次數不小于 40 次/ 小時,房間壓差為-
40Pa (對大氣);
消毒滅菌間潔凈級別為 100000 級,換氣次數不小于 40 次/ 小時,房間壓差為- 40Pa (對大氣);
二次緩沖間潔凈級別為 100000 級,換氣次數不小于 30 次/ 小時,房間壓
差為- 30Pa (對大氣);
半污染區潔凈級別為 100000 級,換氣次數不小于 30 次/ 小時,房間壓差為- 20Pa (對大氣);
潔凈走廊間潔凈級別為 100000 級,換氣次數不小于 30 次/ 小時,房間壓
差為+ 10Pa (對大氣);
準備間潔凈級別為 100000 級,換氣次數不小于 30 次/ 小時,房間壓差為
+ 10Pa (對大氣);
緩沖間潔凈級別為 100000 級,換氣次數不小于 30 次/ 小時,房間壓差為
+ 10Pa (對大氣);
內更淋浴室無潔凈要求、設獨立排風,換氣次數不小于 10 次/ 小時; 在實驗室隔壁設獨立監控室及空調機房間。
3、實驗室氣流組織方式:
從安全角度考慮本系統設計為全新風定向直流系統, 生物安全實驗室采用全新風頂送單側下排形式, 氣流方向為潔凈區流向污染區 (從緩沖更衣區→淋浴室
→次更衣→潔凈走廊→準備間→半污染區→一次緩沖→穿防護服→二次緩沖→
操作室→生物安全柜)。
實驗室外空氣經過空調處理后通過中效風機過濾箱過濾, 通過管道再經過房間高效過濾器過濾后送入房間, 再通過裝有高效過濾器的排風口通過排風管道由高效過濾排風箱二次高效過濾后,經臭氧物理滅菌后排至室外。
4、空調系統:
生物安全實驗室采用恒溫恒濕空調機組, 提供冬夏季冷熱負荷; 在冬季尖峰時增加啟動電加熱器,以滿足冬季熱負荷。
5、實驗室送排風系統:
實驗操作室、二次緩沖、半污染區、一次緩沖及準備間、清潔更衣區、潔凈 走廊,采用一套送風機組,一套排風機組,利用送排風風量比維持房間負壓,防 止有害污染物外泄。 其中排風機組采用雙風機, 一用一備, 在運行排風風機發生故障時能連鎖啟動備用風機, 以保證實驗室能連續正常運轉, 不妨礙正常的實驗工作。
6、房間壓力顯示、報警系統:
實驗室設壓力顯示及超壓、 欠壓報警系統。 當室內壓力超過或小于設定壓力的警戒值時,報警器就會發出聲光報警,提醒實驗工作人員。
7、電子連鎖系統:
實驗室所有緩沖間采用電子互鎖門。 當緩沖間任一道門打開時, 與之互鎖的另一道門無法打開(采用斷電開式電子鎖) ,以防止兩道門同時打開實驗室失壓。在所有門上均安裝進口閉門器能自動關閉。
8、風量自動控制系統:
實驗室內主要實驗間房間送風主管上安裝進口機械動作式 (無故障) 定風量調節閥。房間高效排風口安裝變風量調節閥, 隨著高效過濾器阻力變化, 由室內的壓力傳感器把信號反饋給壓力控制器, 壓力控制器控制風閥執行機構開啟度調 節風量,保持實驗室內壓力恒定。
9、防氣流倒灌系統:
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新排風設置電動密閉閥 (連鎖送排控制) 風機以防止關機時空氣回流,并能封閉消毒。
10 、實驗室物品進出:
實驗操作所需的物品、 器械等須通過半污染區與準備間相連的不銹鋼傳遞窗
(帶紫外線殺菌燈) 進入; 實驗室廢棄物在實驗操作室就地高壓消毒后, 經消毒滅菌室二次高壓滅菌后通過與污物緩沖室相連的不銹鋼傳遞窗(帶紫外線殺菌
燈)傳出后再處理。
11 、實驗室氣體管道連接:
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內安裝實驗用氣管接頭、 閥門;以避免儀器用氣的鋼瓶直接放入實驗室操作區內。
12 、數據傳輸系統:
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內安裝網絡線、電話傳真線以便實驗數據能傳至室外。
13 、監控系統:
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內設閉路電視監控錄像系統。 監控系統由 1 臺主機多個變焦攝像頭組成,分別控制實驗室操作間、半污染區、準備間等,主機安裝在中 央控制室內;便于觀察各實驗間的操作過程,又能避免參觀人員進入實驗室。
14 、通訊系統:
對講系統組成:由設置在中央控制室及各個實驗間的一帶二電話機組成。
15 、門禁系統:
在準備時門入口安裝一套高識別密碼鎖。 可將實驗人員的信息入數據庫, 并可根據需要對數據進行調整,確保實驗室安全。
16 、配電系統形式及配置:
1) 、系統形式為 TN-S220V/380V 配電系統,采用專線饋線供電。配電室設總配電箱一臺, 送排風專用連鎖啟動、 停止配電箱一臺, 控制送排風風機及連鎖備用風機,照明控制箱一臺,控制實驗室照明、插座、生物安全柜。各實驗室 照明全部采用氣密式凈化燈具, 吸頂安裝, 同時每個房間至少有一組凈化燈帶應急電源。實驗室每個出口處設置發光的指示標志燈。 實驗室內設置紫外線殺菌燈。
2) 、生物安全實驗室內生物安全柜配有( 1 小時) UPS 不間斷電源,以防止突然停電時能有應急處理和撤離時間。
3) 、室內各用電點位置及高度在施工時均可按用戶要求調整。其它各電氣線路均穿阻燃 PVC 管敷設在彩鋼板吊頂上和夾心層內。
四、設計原則
實驗室建設生物實驗室設計其設計原則主要有以下幾點:
1.創新設計
注重節能、環保的現代技術、材料的應用,嚴格執行國家和北京有關政策法規。建筑設施配備及標準達到實驗室及動物房的標準。力求創造世界一流的實驗平臺。
2.適應生物技術發展趨勢
實現功能需求的同時,還必須依照國家標準規范和相關行業專業標準,并參照國內外生物實驗室相關的設計標準及規范,滿足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的通用安全標準。
3.促進科學研究能力的提升
實驗室的設計必須能夠適應技術、設備、過程和技能等各方面的變化并快捷地應對這些變化,能夠推動研究人員和訪問學者積極共享和交流學術知識。實驗室各功能分區既相互獨立,又有機聯系,內部的功能分區明確、合理。以流程簡潔、高效為原則,重視節能與效率,保證建筑低耗能、高效率運行。
4.靈活性與適應性
實驗室的區域劃分以防護、工作以及配置方面的效率為前提,避免了不必要的面積和空間的浪費。實驗室系統以可附加結構的模塊化形式與可重復使用的運行系統為基礎,能夠在保證功能需求或相關實驗室條件的前提下進行必要的縮減和擴大。
5.室內外環境人性化
整體考慮布局,為實驗人員提供安靜、舒適、優美、潔凈的室內環境;結合地域條件,利用環境和建筑語言創造與環境協調的富于特色的環境。
6.可持續發展
考慮腦科學服務范疇、功能需求、實驗發展、科技進步等變化因素,體現可持續性、可應變、可動態平衡的建設理念,以適當的前瞻性統籌實驗室建設和未來發展需求。
7.環境安全
實驗室安全。實驗室的設計應確保將對生物、化學、輻射和物理等類型危險源的防護水平控制在經過評估的可接受程度,為相關的辦公區和鄰近公共空間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環境。
環境保護。實驗室的設計應滿足環境安全相關要求,完善排污系統設計等,防止危害環境。
設備設施。實驗室的設計應考慮設備的安全問題,注重預防和減少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工作人員的安全和健康以及財產、環境不被破壞。設計完善的檢測、報警系統和緊急處理系統,配置合理的安全防護設施、安全警示標志等。